科技企業和投資人士紛紛加入,元宇宙相關概念受到資本市場熱捧,一批大型企業紛紛宣布佈局元宇宙市場……近來,元宇宙成為科技和資本領域的熱點話題。什麼是元宇宙?為何要關注它?記者採訪了相關企業和專家,一起來解碼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始於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裡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裡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瀋陽表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6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瀋陽說。

  瀋陽介紹,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幾項核心技術:一是擴展現實技術,包括VR和AR。擴展現實技術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可以解決手機解決不了的問題。

  二是數字孿生,能夠把現實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裡面去。這也意味著在元宇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虛擬分身。

  三是用區塊鏈來搭建經濟體系。隨著元宇宙進一步發展,對整個現實社會的模擬程度加強,我們在元宇宙當中可能不僅僅是在花錢,而且有可能賺錢,這樣在虛擬世界裡同樣形成了一套經濟體系。

為何要關注元宇宙?

每一項技術的迭代和革新,都將意味著一個新的契機、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近日,業界面對元宇宙踐行了一系列的動作,包括臉書(Facebook)對外公佈更名為“Meta”,來源於“元宇宙”(Metaverse)。這樣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決定更名,從側面昭示了元宇宙已真真切切地臨近,現實社會與虛擬世界同構的時代正在呼嘯而至。

  當前,互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內捲化的平台形態,在內容載體、傳播方式、交互方式、參與感和互動性等方面長期缺乏突破,導致“沒有發展的增長”。

  技術渴望新產品、資本尋找新出口、用戶期待新體驗,有專家分析指出,元宇宙就好比是一個具身性的互聯網,在元宇宙你不是簡單地再去瀏覽內容,而是身處在內容之中。從互聯網1.0、2.0再到移動互聯網,元宇宙可能是接替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

  由於在遊戲領域的應用,有一部分人認為元宇宙就等同於電子遊戲和虛擬世界。對此有專家表達出不同的看法,元宇宙不能簡單等同於電子遊戲,也不能等同於虛擬世界。它是創造性遊玩、開放式探索、與現實連通。

  近年來,百度依托包括智能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在內的一系列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借助百度推出的虛擬現實內容平台、虛擬現實交互平台,元宇宙世界內容的製作成本將迎來大幅的降低,並推動硬件消費體驗的升級和內容生產效率的提升。

  “元宇宙將成為平行於現實世界的人類第二空間。”百度副總裁馬傑認為,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準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元宇宙還有哪些方面值得關注?

元宇宙的概念想要成真,涉及的不僅是畫面,還要解決多人互動的訴求。不同於傳統的網絡遊戲、在線會議,元宇宙的高實時性、高互動性和高沉浸感要求虛擬空間需要能夠容納數以萬計、甚至數以億計的用戶實現同時交流。

  元宇宙的發展過程中,也將遇到價值倫理、虛擬空間管控等新問題,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進行規範。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當現實空間遇到虛擬空間,除了要關注技術發展帶來的變革,更需關注‘價值’本身的意義,要將有序的政策監管納入其中,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現階段,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也會不斷豐富它的含義,需要警惕資本綁架、倫理風險、立法監管空白等問題。

  “有一部分公司蹭元宇宙的熱度開始圈錢,還有的把什麼東西都往元宇宙裡面裝,這些現象值得關注。大眾也好,資本也好,大家都需要保持理性審慎。”瀋陽告訴記者,這個過程中,要等待或進一步推進關鍵技術的發展,對於元宇宙中出現的泡沫、負面問題,需精準治理。

  “元宇宙是一種未來,一種很大程度上會實現的未來,而現在正是一個可以佔據主動權的最佳時機。”馬傑說,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它,還需要整個社會的有機配合,無論是科技公司、內容公司還是資本,都需要從底層技術出發,找到內容生態系統的突破口。